GJB 3337-1998 全自动深弹输弹装置通用规范
ID: |
3B907EB19DB34EEC944BBB7CA63E5502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69 |
页数: |
13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7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Q1已,FT—P ZJ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,FL 2090 GJB 3337-98,全自动深弹输弹装置通用规范,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depth,charge hoist,1998-07-27 发布1999-01-01 实施,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,全自动深弹输弹装置通用规范,General sped 仔 cation ftr automatic depth,charge hoist,GJB 3337 - 98,1范围,1.1 主题内容,本规范规定了全自动深弹输弹装置的要求、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,1.2 适用范围,本规范适用于舰船的全自动深弹输弹装置(以下简称深弹输弹装置)的设计、制造、安装及,验收等,2引用文件,GB 3181-82,GJB 4.2-83,GJB4.3-83,GJB 4.5-83,GJB 4.7-83,GJB 4.9-83,GJB13A-97,GJB14.1A-89,GJB 15.2-84,GJB49-85,GJB 151.1-86,GJB 151.5-86,GJB471-88,GJB747 - 89,GJB 1085-91,GJB2732 - 96,CB* 3273 - 85,漆膜颜色标准样本,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i,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-,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:,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:,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;,舰船电气规范,舰船轮机规范水面舰船,舰船材料规范轮机材料,高温试验,低温试验,交变湿热试验,振动试验,冲击试验,舰炮弹药和深水炸弹扬弹机规范,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总要求,水面舰船船内的设备和分系统的要求(A4类),通用军械设备标志,舰船电气设备外壳基本技术要求,舰用液压油,舰船液压设备通用规范,舰船门、窗、盖的密封试验,3要求,3.1合格鉴定,总装备部1998 - 07-27发布1999-01-01 实施,1,GJB 3337-98,按本规范提交的输弹装置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,3.2 可靠性,3.2.1 液压系统选用的液压元件的可靠性应符合GJB 2732规定的要求,3.2.2 输弹装置故障率不大于0.2%,自动装填108枚深弹无故障,3.3 材料,3.3.1 输弹装置采用的材料及试验应符合GJB 14.1A、GJB 15.2、GJB 49有关要求,输弹装,置(液压元器件除外)不应使用灰铸铁,3.3.2 输弹装置的油箱应采用耐蚀材料,3.3.3 输弹装置的液压油应符合GJB1085的要求,3. 4设计,3.4.1 额定载荷计算零件强度时,其合应力应小于该材料常温下屈服点的35%;瞬时最大冲,击载荷计算零件强度时,其合应力应小于该材料常温下屈服点的70%,3.4.2 与液压油直接接触的零件表面不应镀锌处理,3.4.3 输弹装置主链条安全系数K应符合公式(1),其值应大于10,K = Q/P (1),式中:K—安全系数;,Q一链条破断拉力,kN;,P一正常工作拉力,kN,3.4.4 输弹装置应有防蚀措施,非加工面涂以防锈漆及面漆,3.4.5 手摇柄半径为270mm左右时,手摇力平均不大于170N;手动泵手揪力臂为600mm左,右时,手歉力平均不大于150N,3.4.6 输弹装置在弹药舱的部分,应满足增安型防爆要求,3.4.7 输弹装置操作部位应设置操作指示牌,3.4.8 输弹装置设计应符合舰用条件及GJB 49有关要求,电气设备应符合GJB 13A有关要,求,3.4.9 电气设备外壳防护形式为GJB 747规定的防滴式,3.5结构,3.5.1 输弹装置一般由运弹机、扬弹机、油箱油泵机组、手动泵组、电控柜等组成。因结构需,要还可以有顶弹机、平移装置等,3.5.2 输弹装置应有起吊吊环,3.5.3 手动泵应布置在油箱同一层甲板或下层甲板,3.5.4 输弹装置应采取防摇措施,3.5.5 与甲板相连部分的甲板套筒应有圆角,圆角应大于甲板套筒最大尺寸的l/10o,3.5.6 输弹装置填口盖应有锁扣2个,绞链应是不可拆卸的,3.5.7 输弹装置填口盖关紧后,应不与转动的深弹发射装置有机械干涉,3.5.8 垂直输送弹药时,有弹药座或起定位作用机构的,应在其下方设置备用弹药座或相应,安全措施,2,GJB 3337-98,3.5.9 主弹药座应有强迫抛出和强迫收进结构,3.5.10 除主托带杆已由两节链条联接的结构外,每个主托带杆下方应有备用托带杆,3.5.11 输弹装置应设置当主链条断链时保证弹药不自由下落的机构,3.5.12 运弹机的弹夹数量在满足按规定存贮深弹数量之外,还应至少为每一台扬弹机留有,一个教练弹位和一个工作空位,3.5.13 运弹机中靠近扬弹机附近的传动轮与甲板联接时应有定位措施,3.5.14 运弹机各基座应有足够刚度,3.5.15 输弹装置壳体中心线应留有明显标记,3.6 维修性,3.6.1 输弹装置在舰船上由舰员自行修理的项目,应尽量减少拆卸其他装置(部件),3.6.2 输弹装置经常需要维护保养的部位,布置时应留有维修空间或维修孔,3.6.3 输弹装置四周应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,确有困难的地方应装有可拆卸板并有适度照明,与通风,3.6.4 机械、液压及电气元器件应便于更换,3.6.5 平均修复时间(MTTR):机械部分2h;,电气部分0.5h,3.7 性能特性,3.7.1 输弹装置工作应安全可靠,左右机的动力可互为备用,3.7.2 输弹装置应具备扬弹和退弹两种功能,3.7.3 输弹装置由电动、液动或气动(以下简称电动)驱动方式的……
……